小城故事——隔江千万里,寻找龙泉青瓷的前世今生

2016-07-11 13:35:12

    北宋末年,一批窑工继宋室南渡后,匆匆逃离北方,苦苦寻找一个能让他们凭手艺混一口饭吃的地方。章有福夫妇带着两个幼子也混杂在人群中,漫无目的地走啊走,不知道哪里才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地方。

      走到越州境内,一部分窑工找到了谋生的瓷窑,留下来从事老本行。章有福本想就此安顿下来,不料想妻子却一病不起,不久撤手人寰。越州成了伤心地,他决定离开这个伤心地,继续南迁。又经过三个多月的颠沛流离,章有福带着两个儿子来到了处州龙泉琉田,一家管姓人开的窑场收留了他一家,章有福一边在窑场干活,一边含辛茹苦抚育两个儿子,不久就自己开办了窑场。

      章有福的父亲是北方有名的窑工,制坯、上釉、烧窑无一不精,章有福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,学就了一身精湛的手艺。章有福不但是制瓷高手,而且上过夜间私塾,识文断字,笃信佛教,不杀生,不偷盗,不邪淫,不妄语,且乐善好施,仗义疏财,凡有同行上门求教手艺的,无不倾囊相授,深孚众望。章有福对小动物的爱护在当地更是广为流传。一次,一只受伤的跳麂逃到了窑场,章有福连忙将跳麂藏到了柴堆里。两个猎人追到窑场没有找到跳麂,悻悻而去。等猎人走远了,章有福找来草药给受伤的跳麂敷上,然后又给跳麂找食物。经过几天的精心调养,跳麂的伤好了,一跳一跳地回归了山林。

     凭着精湛的手艺和诚信的经营,章有福的窑场很快名动一方,烧制的青瓷还未出窑就被抢订一空,甚至有的财东将整窑瓷器包下。但是章有福对自己烧制的瓷器要求极为苛刻,稍有瑕疵,一律砸碎,因此虽然名动一方,家资并不丰厚。两个儿子章生一、章生二也聪明肯学,深得乃父真传。

       由于积劳成疾,章有福未过花甲之年就驾鹤西去。临行之前,他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说,树大分桠,儿大分家,我走后,你两个分开设窑,各自营务,将章家的瓷业做大。兄弟俩商量着先将父亲的灵柩停在野外,等三年后取回母亲的骨殖后再一起合葬。

        七七期满,兄弟俩就各开窑场,继承父业,生意自是红火。一天,哥哥章生一对弟弟章生二说,父亲叫我们各开窑场,我想我们兄弟俩应该各有特色。你仍然按父亲传下来的方法烧制,我想法做一些改良,也好光大父业。从此以后,章生一走上了艰难的改良之路。但是改良之路岂能说走就能走通,试验了一年多,章生一没有烧制出更好的青瓷,生意日见式微。章生二叫哥哥放弃改良,按照原来的方法烧制算了。章生一是个倔强的人,说过的话岂能不算数?一直苦苦支撑。

一个杜鹃花盛开的春天,章生一在窑场上睡着了,睡梦中,父亲向他走来,告诉他,母亲的坟茔不好,要迁坟。章生一问迁到哪里好,父亲说:“树开两色花,其下有奥妙。”说完就不见了。开两色花的树是什么树,章生一可从来没见过,但是既然父亲托梦,必有渊源,他连续几天上山寻找,但是都没有找到这样的树。

        一天,他正在窑场苦苦思考,一只跳麂来到了窑场,咬着他的裤管就往外走。章生一想,莫非是父亲救下的跳麂像传说中一样报恩来了?章生一好奇地跟着跳麂往山上走去。不知走过了多少道山梁,跳麂在一棵杜鹃树前停下了。章生一举目望去,这棵杜鹃树形如一个青瓷花瓶,令人惊讶的是,这棵杜鹃树开的花一边是粉白色的,一边是紫色的。杜鹃树长在一条小山岗的尾端,站在杜鹃树下望去,左右各有一条山岗合抱而来,明堂开阔,前面一条小溪如玉带拦腰,远处山峦重重,平坦如案,背后山峰耸峙,如龙盘虎踞。这不是上等的阴宅之地吗?章生一激动得说不出话来,回头再去寻找跳麂的时候,却再也不见了踪影。章生一知是父亲的英灵在天之灵庇佑着他,当即跪下,对天拜了三拜,并在杜鹃树下做了记号。

      冬至那天,兄弟俩在杜鹃树下安葬了父母骨殖。天色将晚,兄弟俩坐在坟前聊着烧窑的事。章生一望着从父母坟墓里挖出来的红土出神。这土块与别处的土不一样,呈紫红色,间或有黑色的线条或斑块,比土硬,比石头软。这土能不能做瓷呢?如果能做,就用这土做一个父母双亲的半身塑像,岂不很有意义?章生二也鼓励哥哥试一试,或许,父母的在天之灵庇佑着他们也未可知。

       章生一将那土取回,经过粉碎、研磨、沉腐、沉淀等几个环节,做成瓷塑像,上釉之后放入窑炉中烧制。瓷像出炉后,兄弟俩惊呆了:瓷像釉层肥厚,呈现玉色,但是釉面全都开裂了,裂纹有大有小,有长有短,有粗有细,有曲有直,且形状各异。瓷像的发际部位由于流釉,呈现紫色,底部没有施釉的地方呈现铁褐色。这样的瓷器兄弟俩从来没有见过,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。兄弟俩把玩着瓷像,不知所措,谁也说不准这瓷器的好坏。几天过去,章生一惊奇地发现,瓷像上的开片纹路有的变成了金黄色,有的变成了铁褐色,仔细观赏,有的像蟹爪,有的像鱼子,有的像柳叶,整个瓷器显得气韵流畅,别有韵味。

        一个多月后,一个临安富商来到章生一的家中,看到了这尊瓷像,如获至宝,欲以重金收购,章生一拒绝了,但答应再做一些别的器型。就这样,章生一的瓷器一炮而红,从此名扬天下,成就了一代名窑——哥窑,其特点是金丝铁线,紫口铁足。

      章生一叫弟弟章生二也生产这种供不应求的瓷器,章生二拒绝了,他说,我还是坚持原来的方法,只是在釉料上作一些改进,这样我们兄弟各有特色,也算是不辜负父亲的一片期望。章生二将那紫红瓷土加入了釉料中,烧成了梅子青青瓷。这样,章生二的瓷器就有了粉青和梅子青两个品种,人称弟窑,同样名扬天下,一瓷难求。